記者:劉全昌 馬彥平 攝像:蘇建澤
近年來,一批中型企業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率先探索闖關,為行業供給側改革創造了不少寶貴經驗。那么,巨無霸企業當前對于推進供給側改革是如何思考的,他們的進展和成效如何?帶著這些問題,6月14日,肥料供給側改革調研組走進湖北宜化集團,探尋我國肥料旗艦企業“船大掉頭”的思想之光和生動實踐。
湖北宜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蔣遠華,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張新亞等主要領導班子成員熱情接待了調研組一行。蔣遠華董事長分享了對肥料行業供給側改革的見解,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問題與障礙,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呼吁。
蔣遠華指出,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對“三農”發展的貢獻重大而突出。目前化肥行業出現的產能過剩等問題,其實并不像其他行業那么嚴重,更多是宏觀經濟周期、行業發展周期、糧食價格周期等多種因素的疊加造成的,主要還是周期的、階段性的問題。
他從國際環境、化肥政策、市場主體、糧食價格及無序的市場競爭幾方面分析了當前影響化肥行業發展最主要因素。針對當前的環境判斷,宜化正在從技術升級、結構調整、安全環保標準化、管理再升級等方面入手,加快企業的供給側改革。
座談會后,調研組實地參觀了位于宜昌猇亭區的煤氣化節能技術升級改造項目,目前該項目正處于拆除平整階段,很快就可開工建設。此外,調研組還參觀了宜化肥業公司的高濃度磷復肥生產基地及磷石膏循環經濟產業園。
更多詳細內容,請關注《中國化工報》即將推出的肥料供給側改革系列報道,或請關注中國化工報、農資導報、中國石油和化工、中化新網微信公眾號,視頻內容請關注開美沃視頻。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