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3月29日,2023(第十九屆)中國碳酸酯產業鏈創新發展年會暨鋰電新材料產業高峰論壇在武漢舉行。與會專家分析指出,碳酸酯鋰電新材料終端市場需求或不及預期,碳酸酯相關企業要理性看待新能源熱潮,以降本增效為主要方向,共同推進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勇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碳酸酯鋰電新材料行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當前,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眾多資本和大型企業紛紛涌入碳酸酯鋰電新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形勢日益嚴峻,產業的健康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相關企業要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的任務,全力打造碳酸酯鋰電新材料發展新高地。
對于目前國內電解液的產業布局,伊維經濟研究院院長吳輝指出,電解液龍頭企業產品類別較均衡,并通過持續擴產等方式站穩第一梯隊,相比之下,第二梯隊企業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
“電解液龍頭企業已在國內乃至全球市場形成寡頭競爭格局,而電解液上游原材料及跨界入局者的涌入,可能還會形成電解液鋰鹽化、鋰鹽電解液化的發展趨勢。因此,成本優勢將成為關乎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河南省法恩萊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利娟說。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國聰認為,加強技術攻關是碳酸酯相關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路徑。他提到,一氧化碳酯化制碳酸二甲酯無氯催化劑制備技術有利于碳酸酯生產工藝實現節能環保。目前,該技術已完成全流程工藝3500小時中試和10萬噸/年生產工藝包開發,形成了成套生產技術,能很好地避免液相羰基化法存在的爆炸風險和氣相羰基化法含氯催化劑需補充氯化氫及設備腐蝕等問題,是具有競爭力的氣相法新技術。
勝華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高建宏強調了加強企業間合作與溝通對促進碳酸酯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性;該公司高級市場分析師陳凱凱則建議即將入局碳酸酯鋰電新材料的企業要著重考慮成本、工藝方面是否具有競爭力,以及資金儲備是否充裕、下游銷路是否暢通等問題。
會上,中國科學院成都有機化學有限公司王公應教授,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藝經理曹鵬,天津科技大學教授蓋曉龍,河北工業大學教授、天津市昊永化工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建華,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事業部新行業發展經理劉俊杰等專家作主題報告。
本次會議由《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主辦、勝華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BEOT波特(石家莊)無機膜分離設備有限公司協辦。
在青島董家口經濟區,海灣化學40萬噸/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項目近期掀起收官熱潮。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是青島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提質發展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新項目的陸續落地,意味著海...
7月1日,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連發兩份公告宣布,分別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溫材料業務和收購Alsachimie合資企業49%的股份。 巴斯夫當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擠出聚苯乙烯(XPS....
6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并提出發展新能源清潔能源船舶、打造綠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轉型。
中化新網訊6月28日6點28分,上海潔達尼龍材料有限公司首批優級品己二胺正式產出,標志著位于上海化學工業區的上海潔達尼龍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己二胺裝置一次投料開車成功。該項目是上海化學工業區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