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實質成效。石化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時刻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頭等大事。經過多年的開拓和創新,化工環保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實現了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的飛躍。
石化行業環保治理的起點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
1976—1985年是起步探索階段。我國環保治理主要圍繞“三廢”治理、水域污染治理等展開。這一時期,規劃技術方法與管理實施工作處于摸索過程中。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正式頒布,環境保護開始邁上法治軌道。
1986—1995年是全面推進階段。國家五年環境保護規劃開始作為獨立規劃文件頒布實施,環境保護指標開始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決策,規劃技術規范和管理實施體系逐步完善。
1996—2005年是加速發展階段。在此期間,石化行業涌現出一批先進污染治理技術。
2006—2015年是轉型跨越階段。這一階段,我國經濟高速增長,重化工業加快發展,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石化行業開始逐步引入循環經濟、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等發展理念,在項目新建、改建等過程中大量綜合考慮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環境保護從末端治理向源頭管控轉變。
2016年至今,在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指引下,統籌生態與環境兩個方面,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期間,石化行業緊隨國家步伐,無論是政策法規,還是工作實效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石油和化工行業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實現“一納入、兩突出”,即將“綠色”納入到發展理念中,將提質增效、環境治理放在突出位置。如今,行業環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新成效,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走出新路。
一方面,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日益完善。《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指南 化工廢鹽》《石化和化工企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指南》《石化和化工企業環境責任信息披露評價規范》等一系列創新型制度相繼出臺。另一方面,行業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不斷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不斷提高。原油加工單位能量因數耗能二級指標從8千克標油/噸·因數下降到7.5千克標油/噸·因數,降幅為6.25%;乙烯單位產品能耗二級指標由640千克標煤/噸下降到590千克標煤/噸,降幅為7.81%。迄今為止,行業共培育綠色工廠257家、綠色產品622種、綠色園區30家、綠色供應鏈8家。
值得一提的是,在長江大保護行動中,有超過8000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沿江1千米內落后產能全部淘汰。
石化行業在不斷“修身”的同時,還積極反哺和回饋社會,石化行業清潔能源供給比例明顯提高、碳排放明顯下降、污染排放明顯減少。以中國石化為例,2023年,其天然氣產量達378億立方米;光伏、風電裝機容量776兆瓦,年發電量達4.47億千瓦時;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7年減排1360萬噸,煉化企業捕集二氧化碳175萬噸,油田企業注入二氧化碳用于驅油85萬噸,增油11.5萬噸;廢水排放量較2017年減少13.8%,COD、氨氮排放量分別下降45%、80%,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5%,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64%,VOCs排放量下降32%,固廢合規處置率100%。
展望未來,石化行業還將繼續扎實開展碳達峰行動、推進先進技術開發與應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力爭再上新臺階。
3月18日,中化東大24萬噸/年聚醚多元醇項目首批合格產品下線,經嚴格檢測達到優等品級標準,滿足客戶要求并順利出廠,標志著項目一次性試車成功。該項目是中國中化氯堿事業部在福建省泉州市泉惠...
3月14日,生態環境部辦公廳公布第一批石化、電力、鋼鐵、建材行業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共304家,46家石化單位入選。46家單位分別是中石化(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原石油分....
3月17日,陜西榆能精細化工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高端化學品新材料項目迎來重要節點——丙烯酸聯合裝置EPC總承包工程及丙烯酸酯乳液裝置詳細設計合同簽約儀式暨開工會在中國化學賽鼎寧波工程有限公司...
國家發展改革委19日發布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5年3月1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80元和270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說....
3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隨著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