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學院正式成立
當人工智能的“理性算法”遇見教育的“人文溫度”,會激蕩出怎樣的思想火花?7月14日,華東理工大學以“交叉創新 共鑄卓越 智啟未來”為主題,召開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大會,共同探討數智時代人才培養的新理念、新路徑、新范式。會上,華東理工大學創新創業學院正式成立。
為提升育人能級,華東理工大學將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與工程創新實踐中心合并,組建成立創新創業學院。該學院以工程創新為核心,以技術轉化為路徑,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旨在分層分類培養“強能力、善落地、寬視野、有擔當”的創新英才和創業領袖。在管理機制方面,學院將通過本研貫通培養,課訓賽創一體管理,優勢互補、取長補短,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實訓結合不夠緊密的問題。據介紹,學院承擔著協調科技教育、工程教育與人文教育的交叉貫通融合,打通企業出題師生答題渠道、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以科技創新競賽促進成果轉化、培養華理優質項目團隊等功能定位。
創新創業學院啟動儀式
從“華理何為”“華理之為”到“華理有為”,如何讓師生在“人機共智”的教育生態中,找到成長坐標?
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王慧鋒表示:“既不將AI視為‘工具附庸’,也不使其成為‘主導者’,而是以‘育人’為核心,通過跨學科培養模式打破壁壘、分層次課程體系夯實基礎、智能化平臺提升效率,最終實現‘價值引領’與‘技術賦能’的統一。”
錨定數智時代人才培養新要求,華東理工大學堅持道器合一,堅守價值引領,通過技術賦能雙輪驅動,設計了高質量人才培養的AI雙星育人目標——培養出“有智(Smart)、有識(Trendsetting)、有能(Adept)、有責Responsible”,且“懂科學(Science)、會技術(Technology)、能應用(Application)、善革新(Renovation)”的新時代華理人。
迄今,在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上,華東理工大學集聚人才培養資源,逐步形成了“卓工、厚理、尚文”的學科專業布局,構建了人才培養的“金字塔”體系。近一半學生采用交叉復合型培養模式,另外還有大約10%的學生加入本博貫通拔尖計劃、參加卓越工程師計劃、加入化學拔尖基地等,按照拔尖創新型卓越人才培養。在研究生培養模式方面,華東理工大學打造了“分類定制、層級遞進、交叉賦能、多維立體”的研究生課程體系,通過“四融合”人才培養機制,開展學科大交叉、產教大融合,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同時,聚焦7個領域,依托聯培專項,以化工優勢學科集群和行業龍頭企業為支撐,培養產業“高精尖缺”人才。
如何智啟未來?“人機共智”理念下,華東理工大學提出了智慧工程教育(AIEEE)新范式,通過Education(教育范式重構)、Engineering(工程能力進階)、Evaluation(評價體系升級)三位一體系統性變革,提升師生在AI時代的核心競爭力與創新力,形成“技術賦能師生教與學、多元實踐驅動技術向善應用、師生共進實現教育價值升華”的良性循環,培育出兼具責任擔當和創新能力的卓越人才。
大會還開展了橫跨文、理、工等學科的分組研討。與會人員聚焦“交叉創新,提升拔尖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共鑄卓越,探索復合型碩博培養新模式”“智啟未來,開創智慧工程教育全新范式”等3大議題,深度探討了“學院何為”“學科何為”“專業何為”等內容,為開創智慧工程教育全新范式提供了諸多富有洞見的思路與方案。
市場監管總局16日發布消息,由我國牽頭制定的硅基負極材料國際標準《納米制造—產品規格—5—3部分:納米儲能—空白詳細規范:鋰離子電池納米硅基負極材料》(IECTS62565—5—3:2025)近日.....
在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期間,由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工院”)與北京化工大學聯合承辦的大會第九分會場“化工過程本質安全與過程強化論壇”于16日召開,安工...
近日,金海鈦業酸解車間二期1#連續預混改為間歇預混試驗裝置投入試運行。按照年初制定的2025年技改計劃,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對相關鈦白粉廠家預混裝置進行了實地考察,5月份簽訂改造協議確定實施方案,對二期...
中化新網訊7月14-18日,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在常州市利君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的展臺上,DZW系列多用途混合真空(冷凍)干燥機吸引了眾多專業觀....
中化新網訊近日,立升超濾膜憑借高精度孔徑與抗污染特性在揚州某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TOPCon)生產基地純水系統中實現突破,硅料清洗水純度達標率提升至99.9%,系統能耗降低40%,為光伏產業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