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超1.8億千瓦
中化新網訊 9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發改能源〔2025〕1144號,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
《方案》提出發展目標:到2027年,新型儲能基本實現規?;⑹袌龌l展,技術創新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穩居全球前列,市場機制、商業模式、標準體系基本成熟健全,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多元儲能體系初步建成,形成統籌全局、多元互補、高效運營的整體格局。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8億千瓦以上,帶動項目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指出,《方案》積極回應新型儲能行業關切,提出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五方面舉措。一是促進新型儲能應用場景拓展,主要包括推進電源側儲能應用、拓展電網側儲能應用、創新多場景應用模式等。二是推動新型儲能利用水平提升,主要包括推動新型儲能調控方式創新、合理提升新型儲能調用水平、提高新型儲能調度適應能力等。三是引領新型儲能創新融合,主要包括大力推動技術創新、組織實施儲能產業創新工程、推廣試點項目應用等。四是加強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加快完善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加強關鍵領域標準制修訂、持續推進國際標準化工作等。五是加快新型儲能市場機制完善,主要包括鼓勵新型儲能全面參與電能量市場、引導新型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加快新型儲能價格機制建設等。
記者了解到,《方案》中拓展應用場景和加快完善市場機制等方面內容,在業內引起廣泛關注,并與今年以來發布的多項政策形成聯動效應,尤其是今年2月發布的《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發改價格〔2025〕136號)。
“我認為,‘1144號文’與‘136號文’一脈相承。后者提出問題,前者解決問題,前后呼應,構成新型儲能政策體系框架性的閉環?!币毫麟姵禺a業聯盟秘書長吉廣林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連續性地看待政策文件,“136號文”發布后,業內對于突然市場化存在憂慮。本次發布的《方案》則回答了眾多關于市場機制的問題,同時進一步具化發展目標,有效打消了關于市場化和規?;念檻],提振產業信心。
“‘136號文’提出了市場化方向,專項行動方案則是路徑,引導產業行穩致遠。方向有了、路徑有了,賽道和規則就有了。”吉廣林說,“縱觀‘1144號文’全文,基本覆蓋產業目前的思考和訴求。且文件以市場化原則推進應用,實現政策驅動與市場驅動并舉,將助力建設健康發展的新型儲能產業體系,為產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近日,全球首個超階零碳大樓在山東青島正式啟用。該項目通過“光伏+儲能+電動汽車充放電”協同運行,構建園區級虛擬電廠,具備資源聚合、調度響應與輔助交易等多重功能,可實現100%綠能替代。
9月8日,成渝高速氫走廊暨氫能產業“四企”(國企、央企、民企、外企)聯動推進大會在重慶舉行。會議發布了成渝高速氫走廊全產業鏈推進情況和40項市屬國企氫產業合作機會清單,成立了“四企”聯動氫能產業聯盟。
9月4日,從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先進制造標準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傳來消息,“十四五”以來,圍繞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我國發布相關國家標準4000余項,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
近日,由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380)提出并歸口,鵬力塑造、北京工商大學等60余家單位共同起草的國家標準GB/T46256-2025《生物基材料與制品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標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