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鏈深度重構,“雙碳”目標催生深刻變革,合成橡膠行業如何回應時代之問、引領產業之變?
行業要以“綠色轉型”為重塑產業的新密碼、“協同賦能”為破局發展的金鑰匙、“智創未來”為引領方向的新引擎,邁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是近日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主辦的2025年合成橡膠行業發展大會給出的回答。
智能化引領產業升級
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莊毅表示,近年來合成橡膠產業規模持續躍升,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高端特種合成橡膠產品逐步打破國際壟斷,綠色制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探討合成橡膠產業的智能化、綠色化和高端化發展之路,更具深刻的現實意義。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在引發新材料產品研發的范式變革,推動各領域轉型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張立群表示,智能化將成為合成橡膠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為此,他提出四方面建議。一是要建設開放共享的橡膠材料數據平臺,建立標準化、高質量的橡膠材料數據采集、處理與共享機制,為AI模型訓練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二是要打造“模型+機制”的雙驅動體系,既要依賴數據驅動的黑箱模型,又要引入物理啟發與機制約束,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與可靠性;三是要建立“理論—模型—實驗”閉環反饋機制,通過AI輔助模型的預測結果,快速反饋至實驗驗證與理論修正,實現設計迭代;四是要推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鼓勵科研機構、高校與企業聯合攻關,圍繞關鍵橡膠材料領域開展應用導向的AI創新研究。
中控技術研發項目經理涂陽勤介紹了基于AI+機理的綠色合成橡膠產品質量智能調控系統。該系統構建了包含熱力學模型、動力學模型和反應器模型的機理模型,能生成并分析各項反應數據,從而精準調控生產裝置,一方面降低生產裝置波動性,提高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大幅減少操作人員操作頻次,降低勞動強度,節約人力成本,實現產能最大化。
綠色化保障接續發展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綠色轉型是時代賦予合成橡膠行業的必然選擇。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朱紅介紹,“十四五”期間橡膠工業在材料綠色化、生產過程清潔化和產品性能綠色化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如應用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混合的生物基橡膠,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她表示,未來合成橡膠行業應持續聚焦技術攻堅,突破材料性能天花板,創新綠色低碳合成橡膠材料。
“將植物油用在輪胎生產中,不僅能調節輪胎的軟硬度,還契合可持續輪胎發展戰略。”青島科技大學教授華靜分享了環境友好型乳聚丁苯橡膠的功能化技術開發研究成果。據了解,團隊攻破植物油在橡膠乳液中的分散問題、與橡膠的相容性問題,成功研發出生物基油填充型乳聚丁苯橡膠,可應用于制造環保型輪胎,通過提升生物基含量降低碳排放,滿足全球碳中和發展趨勢。
“構建碳排放統計的統一核算體系,對合成橡膠領域產品進行碳足跡管理是碳排放雙控的重要機制,能促使企業綠色低碳升級,有效推動合成橡膠產業鏈的協同減排。”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華玲分析了碳足跡標準對我國合成橡膠行業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型的支撐作用。她同時提出,為推動我國合成橡膠行業標準化建設從“跟跑”向“領跑”躍升,應加快制定重點合成橡膠產品碳足跡核算的規則標準,將團體標準升級成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高端化提升行業價值
“產品高端化、產業高端化是合成橡膠行業后續發展要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秘書長李錦山的觀點,得到與會代表的廣泛認同。
北京化工大學吳一弦教授介紹了團隊最新研發的聚異丁烯、丁基橡膠和順丁橡膠等產品,為合成橡膠制造升級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特別是順丁橡膠具有低滾動阻力、高耐磨性、高耐曲擾性和高抗疲勞性的優異性能,適用于制作高性能的輪胎,滿足汽車輪胎行業的高端需求。
“華為折疊手機已全面使用我們團隊研發的新型復合橡膠材料——智能抗沖擊彈性體作為柔性內屏緩沖層。此超抗沖柔性內屏獲得全球首個瑞士SGS五星級抗沖擊能力認證。”四川大學教授吳錦榮介紹,其團隊研發的智能抗沖擊彈性體可使屏幕遇強則強、遇柔則柔,還拓展應用于運動牙套,能突破其“越厚、抗沖擊性能越好但佩戴舒適度越低”的性能矛盾;此外,可將這種彈性體制成阻尼彈性體,用于船艦消聲瓦和安裝在星箭分離位置的整星隔離器,有效減少機械系統中的振動和沖擊,保護設備和結構免受損傷,延長使用壽命。
青島伊科思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侯亮提出,裂解碳五生產的雙環戊二烯可深加工制成雙環戊二烯(DCPD)加氫樹脂,提高樹脂的熱穩定性及相容性,特別適用一次性紙尿布和衛生巾等制造用的特種黏合劑。“橡膠企業還要重點攻關反應注射成型(RIM)、環烯烴共聚物/環烯烴聚合物(COC/COP)的聚合技術及穩定性,快速實現聚雙環戊二烯產品的產業化,提升產業價值。”侯亮如是說。
圖為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9月8日,岳陽隆興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丁基鋰裝置現場,一輛裝載15噸20%濃度丁基鋰產品的槽罐車駛離裝車站臺,首次銷往千里之外的海南巴陵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近日,由微軟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團隊宣布,其研發的新型空芯光纖實現了有史以來最低的信號衰減水平。這一成果于9月1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學》(NaturePhotonics)上。
近日,浙江世倍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套生物基1,5-戊二醇工藝在舟山基地試驗成功。該工藝采用全球首創一步加氫技術,裝置規模3000噸/年,產品純度超99.5%,色度小于5,水分含量小于0.1%。
?“過去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頭疼的就是標簽撕不凈、油墨洗不掉、結構拆不開,不少再生料只能‘降級’使用,甚至無法回收再生。”在近日于寧波舉辦第八屆中國國際塑料循環展上,中國合成樹脂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