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中國行調研組走進山東東營港經開區
整齊有序的裝置排列在道路兩邊,幾乎見不到人;走進中控室,一排“黑屏”電腦正在工作,幾名工作人員正在核對數據……這正是6月11日,2019石油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中國行調研組在山東東營市海科瑞林化工有限公司看到的情景。
“山東海科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煉油智能工廠在2018年被工信部列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廠,從成本控制質量提升、效率優化上邁入智能化道路,逐步實現生產智能化、運營精細化、管理卓越化,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薄慶良告訴調研組,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正在大力推動智能工廠、智慧園區建設,借此提升整個園區的發展質量。
高質量發展 地煉今非昔比
“一提到地煉,此前大家想到的就是落后,實際上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們的地煉企業無論是在安全、環保、節能、技術創新、工藝水平上,都已經今非昔比,在成品油質量升級方面,區內煉油企業全部能夠生產符合國六標準的成品油,步伐上早于大部分央企煉廠;在安全環保上,對標國內國際先進,引入國際一流的安全咨詢機構,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采用國際國內先進技術、裝備,排放指標均優于國標很多,目前的地煉早與落后無關,而且有不少指標已位居行業前茅。”薄慶良說。
圖為調研組在海科瑞林公司。(方君基 攝)
在海科瑞林,總經理助理張振英向調研組展示了海科“智慧工廠”建設情況。他指著“黑屏”電腦告訴調研組說:“我們對10套裝置進行了黑屏優化操作,成為地煉行業首家實現黑屏操作的企業,控制性能得到極大提升,裝置自控率99%以上,平穩率95%以上,10套裝置總操作次數由原來的近3600次/班,降低到800次/班,部分裝置每班操作次數小于10次,目前平均黑屏時長4小時/班以上,大大降低了員工的操作強度,提升了裝置穩定性。”
在一系列智能控制系統上線后,目前海科瑞林的用工人數較傳統煉廠少20%左右,同時安全穩定性大大提高。不僅如此,他們還引入了杜邦安全管理體系,從22個安全管理要素入手,使整個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目前,海科集團已形成覆蓋國際貿易、石油煉化、高端油品研發、終端配送、危化品智慧物流和港口服務、獨立第三方檢測和質量控制、終端連鎖品牌加油站、電商運營、安全環保管理、五星級服務等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條,并將持續 “構建數字化經營體系,成為智能高效的能源服務商”。
與海科的智能化發展路線不同,亞通石化專注于煉油工藝的高水平應用,成為芳構化技術應用國內最好的企業之一。亞通石化總經理告訴調研組,芳構化技術并非一個新技術,但與傳統加氫重整工藝相比,只要運用得當,其原料范圍更廣、收率更高。通過不斷的工藝調試,目前該公司的運營成本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亞通石化,調研組看到,整個廠區干凈整潔,聞不到一絲異味。“我們采用超低硫和低氮清潔燃料,從源頭減少煙氣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硫磺回收裝置采用兩級克勞斯制硫工藝和還原—吸收尾氣處理工藝,總硫回收率可達99.8%;為了治理散逸氣體,我們采用浮頂罐、內浮頂罐,液體產品出廠均采用密閉裝車方式,減少烴類損失90% 以上,基本消除了漏逸油氣。”亞通石化總經理說,“另外我們還上馬了水循環系統,目前企業的廢水循環利用率達到了80%以上,并通過對廢減渣綜合利用徹底消除了廢堿液。”
高質量發展 集聚集約進行時
東營市因油而建、因油而興,煉化是東營市第一支柱產業。全市現有原油一次加工能力7220萬噸,占全國總煉油能力的8.6%,是目前全國煉油能力最為集中的區域。其中民營煉化企業16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5290萬噸,全部擁有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進口原油使用權數量3735萬噸。
“為了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東營市正在大力推動地煉企業整合轉移,通過‘上大壓小’、減量置換煉油產能,建設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項目,實現集聚集約高質量發展。”薄慶良向調研組介紹道。
據介紹,東營港將堅持產城融合發展,按照“現代化工業城”的定位,突出規劃引領,優化空間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配套,打造與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相適應的居住之城、生活之城、工作之城。把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建成新舊動能轉換主戰場、“雙招雙引”主陣地、新材料產業拓展示范區、魯北高端石化產業基地核心區,這是我們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建設的總體思路目標。
高質量發展 瞄準世界級基地
據了解,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具有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基礎條件。一是“鄰避”條件好,土地資源豐富。開發區位于山東省的最東北端,三面環海,遠離居民區,化工園區面積達90.25平方千米,符合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修訂版)》中“在地域空間相對獨立、安全防護縱身廣闊的孤島、半島、廢棄鹽田規劃布局大型石化產業基地”的要求。
二是擁有良好的物流條件。東營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已成為環渤海地區最大的油品及液體化工品港,并正在推進10萬噸級航道、25萬噸級單點系泊、LNG、LPG等碼頭建設。東營港的鐵路資源豐富,疏港鐵路將于今年投用,通過德大、黃大鐵路與全國鐵路網連接,通過支線鐵路與港口碼頭連通,實現陸海聯運。東營市正在積極推進管網建設,2020年之前實現市域內21家煉化企業管道“廠廠通”。倉儲方面,東營港經開區已建成液體化工品倉儲能力1000萬立方米,遠期規劃目標為2000萬立方米,可提供“倉儲超市”服務。
三是擁有較為完善的公用配套設施。規劃建設了公共管廊帶,實現了集中供熱、集中處理污水,并建有危廢處理中心。正在建設集環保監測、應急救援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平臺。
對標國際先進,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打造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正是東營港的努力方向。他們正推動大港口、大物流、大化工、大倉儲的發展,推進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和港區的融合;堅持區域一體化發展,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物流一體化、能源一體化、消防安全應急一體化、產業協同化。
“當前,我們正在謀劃公用氣體島項目,這對于提升港區配套服務能力、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大有益處。但是目前由于缺乏足夠的能耗、排放指標,這個項目還在研究商榷過程中。”薄慶良告訴調研組。
據了解,能耗、排放指標緊張在多個地區和園區均存在,為此,調研組建議,國家能綜合考慮全國情況,合理有序分配能耗、排放指標,切實促進石化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化工報 供稿 作者 孫瑞華 張興剛)
中國化工報社
咨詢電話:13641072029 (微信同號) 010—82039210、82035245
6月23日,隨著北斗三號工程最后一星升空,中國北斗點亮了世界衛星導航的天空。“此次我國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我們研制生產的2種推進劑起到了重要作用。”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業內消息,在作為下游的汽車行業消費明顯改善之前,歐洲尼龍6、尼龍66以及上游的己內酰胺市場預計維持低迷走勢。? 2019年汽車行業增速大幅放緩,汽車制造商削減了汽車產量。因此,提高對汽車的購...
近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公示了《陜西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煤制120萬噸/年乙二醇一期40萬噸/年乙二醇啟動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批復。? 榆林能源集團計劃在榆神工業區清水工業園建設煤基多聯產基地...
2019年12月31日,榮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宣布,浙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煉油、芳烴、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裝置已全面投料試車,打通全流程,實現穩定運行并生產...
近日,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環保型管道輸電關鍵技術課題子任務環保絕緣氣體項目獲得專家組較高評價。? 該項目由中國電力科學院有限公司牽頭,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