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隨著全球綠色能源轉型步伐加快,國際市場旺盛需求帶動上海鋰電池出口額持續攀升。據上海海關9月2日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前7個月上海口岸鋰電池出口額860.9億元,同比增長12.1%。
隨著鋰電池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鋰電池跨境運輸安全與通關效率已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上海海關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依托技術優勢,積極為上海地區鋰電池出口提供全方位、多層級的技術支持。“我們深入開展鋰電池安全特性、運輸條件及風險規律研究,積極參與制修訂國際國內標準,為中國鋰電池國際運輸規則適用性和監管體系建設提供技術依據。同時,嚴格按照標準對鋰電池進行檢測驗證,為企業出具國際互認的檢測報告,有效支持企業產品合規出口。”上海海關工業品與原材料檢測技術中心主任蔣偉說。
近日,全球首個超階零碳大樓在山東青島正式啟用。該項目通過“光伏+儲能+電動汽車充放電”協同運行,構建園區級虛擬電廠,具備資源聚合、調度響應與輔助交易等多重功能,可實現100%綠能替代。
9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發改能源〔2025〕1144號,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
9月8日,成渝高速氫走廊暨氫能產業“四企”(國企、央企、民企、外企)聯動推進大會在重慶舉行。會議發布了成渝高速氫走廊全產業鏈推進情況和40項市屬國企氫產業合作機會清單,成立了“四企”聯動氫能產業聯盟。
9月4日,從市場監管總局召開的先進制造標準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傳來消息,“十四五”以來,圍繞集成電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行業,我國發布相關國家標準4000余項,其中新能源汽車領域...
近日,由全國生物基材料及降解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380)提出并歸口,鵬力塑造、北京工商大學等60余家單位共同起草的國家標準GB/T46256-2025《生物基材料與制品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標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