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受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天然堿快速擴產的沖擊,國內純堿產業結構出現顛覆性調整。未來我國純堿工業格局和市場走勢將如何演繹,行業高質量發展如何“立”與“破”,成為全行業高度關注的重要話題。
“立”的方面,隨著天然堿進一步擴張,氨堿法、聯堿法生產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將加快應用節能降碳、節水減排、降本增效等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破”的方面,在市場競爭加劇和國家推進節能降碳、產能調整大背景下,未來高成本、高污染、資金實力較弱的中小化學合成法純堿企業將面臨淘汰的風險。未來,純堿行業將形成新的產業格局和供需平衡。
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參股企業純堿產能合計730萬噸/年,同時具有聯堿法和氨堿法生產工藝,在50多年的純堿制造歷史中,擁有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的經營理念。為助力國家實現對純堿的自主可控,我們現就純堿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談一談看法并提出建議。
調整產業結構
2024年,我國純堿有效產能約3970萬噸,氨堿法、聯堿法、天然堿法占比分別為47%、36%、17%,總需求量約3200萬噸,呈現產能過剩局面。目前,國內純堿行業有4家大型企業占據龍頭地位,合計產能占全國的60%左右,與國際水平相比,集中度相對偏低。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提出以下3點建議。
首先,通過加大對純堿行業的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培育大型制造集團,同時對兼并的中小散純堿企業開展機械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和市場風險防控,增強產業集中度和行業規模經濟效能。
其次,天然堿被列為國家鼓勵類投資項目,行業要積極研發和應用天然堿礦開采的新技術、新設備,提高開采率和回收率。優化天然堿加工工藝,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系統制定純堿發展規劃,通過技術互補、資源整合和產業鏈的協同協作,打造氨堿法、聯堿法、天然堿法工藝齊備的領軍企業。
再次,打造國際化純堿品牌,通過輸出國內先進純堿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助力“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純堿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高我國純堿行業的國際影響力。同時,通過出口高品質純堿,提高國際市場份額,打造知名度高、美譽度好、影響力大的國際品牌。
優化市場生態
當前純堿行業處于極度低迷期,但不能盲目或者倉促地將過剩產能出清,否則在經濟復蘇和反彈期將會帶來純堿市場的強烈震蕩。我們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限定碳排放總額、能耗管控、總體產能絕對控制、新增產能延期投放、準確評估落后產能等方式,推進純堿企業的關停并轉。通過推廣綠色工藝技術、應用重大節能設備等,增強企業綠色低碳發展能力。同時加強對純堿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不正當的內卷競爭行為。
行業協會要積極向政府提供有價值的政策建議,同時進一步修訂、優化行業標準,不斷增強產品質量和效能,通過優化能耗管控標準,倒逼行業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同時,協會與企業、企業與企業、資訊公司和期貨公司之間要加強溝通協作,實現相互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
我們認為,積極開拓純堿新興應用領域,探索研究純堿產品的高端化,也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純堿是碳酸鋰和鈉硫電池電解質的關鍵原料,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大量的純堿需求。據統計,2024年新能源產業拉動國內純堿消費量約115萬噸,預計2025年將達到138萬噸。因此,純堿企業要加強產業鏈協同,持續拓展在食品加工、生物醫藥、電子化學品等領域的成果轉化和技術應用,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向中高端延伸。
推動節能降碳
當前,聯堿法生產企業要加大對于氯化銨產品質量提升的研究,提高顆粒度、純度等質量指標,以進一步滿足復合肥等下游行業的需求;對生產工藝進行節能改造,降低碳排放;選用高效外冷式碳化塔,降低碳化過程中的能耗。氨堿法生產企業要加大廢渣綜合利用研究力度,構建循環經濟模式;采用先進的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實現減排和資源利用;采用大型化、高效化的化灰設備和蒸氨設備,降低單位產品能耗;通過建立穩定的原鹽、石灰石、煤炭供應基地,優化供應渠道和質量控制,降低生產成本。
純堿企業還要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加強對金融衍生工具的深度運用,建立大宗原材料供應和公司產品上下游協作保值增值模式,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實現穩健經營目標。
綜合來看,國內純堿行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做到五個“提升”。一是提升行業集中度,形成代表國家水平的大型集團公司。二是提升產業控制力,政府要加大對產能調控、節能減排、安全環保、技術創新、期貨現貨交易等的檢查監督及宏觀控制力度,打造安全穩定的供應鏈。三是提升科技創新力,對工藝、設備進行持續改進,開拓延伸應用市場,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需求。四是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快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工藝、產品的研發應用。五是提升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打造產供銷研一體化智能平臺,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生產管控和高效運行,降低人工成本。
作者:
打通產業鏈,形成“光伏制綠電、綠電制綠氫”新能源產業格局 7月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建成投用,這是我國首個實現工業運行的全海水環境漂浮式光伏項目,....
據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官微“大連發布”消息,6月30日,隨著1000萬噸/年常減壓蒸餾裝置停工,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老廠區全面停產退出。同時,中石油大連石化(西中島)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進...
中化新網訊6月24-26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炭黑分會秘書長丁麗萍在2025炭黑行業技術論壇指出,炭黑市場價格走勢仍受成本因素主導,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綠色與可持續性將是我國炭黑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近日,濱化集團氯醇法環氧丙烷(PO)鈣法皂化工藝順利通過中國氯堿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驗收,濱化也成為國內首家通過論證的氯醇法環氧丙烷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