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7月15日,由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以“塑·造循環 探·索新生”為主題的《碳中和與塑料循環科普教育叢書》在北京發布。
據介紹,該叢書共10冊,從塑料文明史、塑料分類,到不同塑料的回收循環路徑,形成一個完整的科普知識鏈條。目前,已出版7個分冊,分別為《認識塑料“大家族”》《塑料的前世今生》《一個塑料瓶的循環之旅》《走近可降解塑料》《一個牛奶盒的循環之旅》《2.5℃升溫》《一個塑料餐盒的循環之旅》。
該叢書主編、同濟大學生態文明與循環經濟研究所所長杜歡政表示,該叢書整合政策、技術、教育資源,為全民行動提供行動指南。PET、PS、PVC等專業術語在叢書中化身為有趣的家族角色,幫助小讀者掌握其性質特點及應用范圍,讓環保意識深耕于小讀者的心中。并以常見塑料制品的視角,生動介紹“牛奶喝牛牛”“塑料瓶平平”“可降解塑料黛黛”等主人公的奇妙之旅,傳遞“不是拒絕所有塑料,而是讓每一份塑料都找到循環歸途”的環保理念。
“全球塑料年產量超過4億噸,只有不到10%被回收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在此背景下,實現塑料循環利用,推動塑料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共識,也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中國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首席專家白樺表示,希望這套叢書能夠激發更多讀者的環保意識,讓更多人了解塑料循環與碳中和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塑料污染治理和綠色低碳行動。未來,中國石化出版社將致力于出版更多優秀科普讀物,尤其是聚焦“雙碳”環保主題的系列叢書,助力“減塑、低碳、循環”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生活中有很多塑料制品,它們的觸感不太一樣,比如垃圾袋摸起來軟軟的,礦泉水瓶硬硬的,小零食包裝袋摸起來嘩啦啦響,這是為什么呢?”互動環節,中國石化化工銷售公司高級專家高永平回答了現場小朋友們提出的疑問,宣傳了塑料知識,分享中石化在塑料循環領域的實踐成果。
活動現場,杜歡政等嘉賓將廢棄塑料再生的碎片拼在一塊,拼出叢書封面,標志著叢書正式面世。隨后,現場嘉賓與讀者們共同許下與塑料循環的約定,寫下對未來的期許和對環保承諾,裝入可降解塑料膠囊,封入土壤封存箱,讓其自然降解。
市場監管總局16日發布消息,由我國牽頭制定的硅基負極材料國際標準《納米制造—產品規格—5—3部分:納米儲能—空白詳細規范:鋰離子電池納米硅基負極材料》(IECTS62565—5—3:2025)近日.....
在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期間,由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工院”)與北京化工大學聯合承辦的大會第九分會場“化工過程本質安全與過程強化論壇”于16日召開,安工...
近日,金海鈦業酸解車間二期1#連續預混改為間歇預混試驗裝置投入試運行。按照年初制定的2025年技改計劃,公司組織技術人員對相關鈦白粉廠家預混裝置進行了實地考察,5月份簽訂改造協議確定實施方案,對二期...
中化新網訊7月14-18日,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在常州市利君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的展臺上,DZW系列多用途混合真空(冷凍)干燥機吸引了眾多專業觀....
中化新網訊近日,立升超濾膜憑借高精度孔徑與抗污染特性在揚州某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TOPCon)生產基地純水系統中實現突破,硅料清洗水純度達標率提升至99.9%,系統能耗降低40%,為光伏產業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