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深地”領域獲重大突破
2月20日,從中國石油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日前,中國首口超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勝利完鉆,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并先后創造了全球尾管固井“最深”、全球電纜成像測井“最深”、全球陸上鉆井突破萬米“最快”、亞洲直井鉆探“最深”、亞洲陸上取芯“最深”等五大工程紀錄,這是我國繼“深空”“深海”之后,在“深地”領域取得又一重大進展。
深地塔科1井于2023年5月30日開鉆,肩負著科學探索、發現油氣重大使命,致力于推動工程技術迭代升級,是中國石油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世界能源與化工創新高地的標志性工程。
此次,深地塔科1井成功從萬米以下鉆取了我國首份巖芯標本;全球首次在陸地萬米深層鉆探發現油氣顯示,豐富完善了萬米深層油氣地質認識。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評價:“深地塔科1井順利完鉆,代表著我國深地‘井工程’全鏈條基礎理論和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跨越式提升,標志著我國在深地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已經走到了國際最前列。”
深地塔科1井從地表到鉆抵萬米,用時279天;從萬米到最后近1公里,耗時300多天。萬米鉆探,步步驚心,每一米都是對未知的挑戰,每一寸都是向極限的突破。鉆探過程中,深地塔科1井克服超重載荷、井壁失穩、工具失效、地層井漏等困難。尤其是萬米之下,鉆桿柔軟得像面條,常規鉆工具、傳感器失效,地層硬度“爆表”,入井載荷高達665噸。
針對這些世界級難題和極限挑戰,中國石油聯合集團內外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高等院校共計數萬人開展集智攻關,研發了全球陸上首臺12000米自動化鉆機、地質工程一體化設計技術等十大技術利器,形成了自主可控的萬米關鍵核心技術體系,助推我國深地鉆探系列關鍵裝備、工具、材料迭代升級。
中國石油深地塔科1井鉆探作業從井底提出鉆頭
同時,在這批“國之重器”的支撐下,中國石油成功處置了多次井下復雜情況,連續鉆穿12套不同巖性和壓力層系的地層,最終與5億多年前的巖石相遇,奠定了中國石油在萬米深地工程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萬米深井的成功鉆探,標志著我國特深井關鍵核心裝備和技術,通過了萬米極端惡劣工況環境的檢驗,不僅豐富了我國鉆井工程領域的工程技術系列,更為挑戰深地極限、開發超深層油氣資源提供了堅實的裝備保障。”塔里木油田首席專家、深地塔科1井井長王春生表示。
中國石油科研人員根據巖芯、巖屑以及測錄井等地質樣品和數據,繪制出亞洲第一份萬米地質剖面圖,為深地科學探索和油氣勘探提供一手實物資料,將有力支撐地球深部結構與物質組成、地球演化、氣候變遷等重大基礎科學問題研究。
長期以來,中國石油堅定不移培育深地新質生產力,加速突破深地油氣勘探開發的技術瓶頸,截止目前累計在塔里木盆地打成8000米以深井191口,占全國的50%以上,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圖片素材來源:中國石油
我國再添一個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項目。8月22日,中國海油對外宣布,公司旗下所屬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大榭石化)在浙江寧波全面建成。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額為210億元,是我國規....
8月18日,印度商務部貿易救濟總局(DGTR)發布液體環氧樹脂反傾銷終裁。中化國際(600500.SH)旗下相關企業取得從價稅37美元/噸的全球最低稅率。
8月20日,記者從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供應鏈及商務服務專題展媒體通氣會上獲悉,本屆服貿會交通運輸服務專題展將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鋼園13號館舉辦,以“人享其行、物暢其...
?8月21日,記者在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媒體通氣會上了解到,今年的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將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鋼園區8號館舉辦,由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發展目標全面深入貫徹,氫能被正式納入能源管理體系,綠氫產業發展即將進入關鍵時期。8月1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包頭市人民政府指導,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國銀行內蒙古自治...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近日在銀川召開的2025年全國氮肥、甲醇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暨生產統計工作會議上,協會理事長顧宗勤提出,下半年國內氮肥保供無虞,但疊加農業需求逐漸轉淡、工業需求疲軟、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