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國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東段(鄂豫贛皖浙閩段)全面推進,推動川氣東送二線加速建設。
川氣東送二線東段全長2698公里,包括1條干線、2條聯絡線和3條支干線,供氣范圍覆蓋湖北、安徽、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管道設計壓力10兆帕,年設計輸量140億立方米。建成投產后,可將來自川氣東送一線、二線川渝鄂段和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天然氣輸送至長江流域沿線,滿足沿線省份天然氣供應,實現川渝地區與長三角地區液化天然氣資源聯通,提升我國東部地區天然氣保供能力。
川氣東送二線全長4269公里,途經四川、重慶、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8個省市,全線按照西段(川渝鄂段)、東段(鄂豫贛皖浙閩段)分期核準建設。其中西段已于2023年9月正式開工,目前一階段已完成進度超70%。
川氣東送二線與川氣東送、西氣東輸管道系統、蘇皖管道等相連,聯通西南氣區、沿海LNG資源和中東部區域市場。全線貫通后,川氣東送管道系統年輸氣能力可達260億立方米,將有力保障四川盆地天然氣外輸通道暢通,助力解決中東部地區資源調峰需求,更好惠及沿線人民生活、促進沿線能源結構轉型、服務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以來,國家管網集團加速推進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投產中俄東線、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至哈密段、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一批國家重點項目和儲氣設施,加速推進川氣東送二線、虎林至長春管道等戰略通道建設,“全國一張網”建設取得顯著成果。預計2025年還將建成管道超2000公里,新增一次管輸能力250億立方米,順利完成“十四五”規劃的1.65萬公里目標。
近日,由中國化學所屬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化學東華公司)設計的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20兆瓦綠氫項目成功產出99.99%純度的氫氣。該項目是中亞地區首個進入正式實施階段的綠氫項目。
8月11日,由安徽凱酰時代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安徽凱酰時代”)承建的寧德時代—凱賽(合肥)生物基電池殼制造基地項目公示。
8月5日,浙能集團設立的兆瓦級天然氣混氫燃機研發科技項目通過驗收,該項目研發的1.5兆瓦樣機,在天然氣、摻氫及純氫工況下的功率滿足技術要求,熱效率大于28%、氮氧化物排放小于50毫克/立方米,其性能指...
8月6日,山東省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山東監管辦、山東省能源局聯合印發《山東省新能源機制電價競價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自2025年6月1日起投產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將通過競價方式確定部分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