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國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川氣東送二線天然氣管道東段(鄂豫贛皖浙閩段)全面推進,推動川氣東送二線加速建設。
川氣東送二線東段全長2698公里,包括1條干線、2條聯絡線和3條支干線,供氣范圍覆蓋湖北、安徽、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管道設計壓力10兆帕,年設計輸量140億立方米。建成投產后,可將來自川氣東送一線、二線川渝鄂段和西氣東輸三線中段天然氣輸送至長江流域沿線,滿足沿線省份天然氣供應,實現川渝地區與長三角地區液化天然氣資源聯通,提升我國東部地區天然氣保供能力。
川氣東送二線全長4269公里,途經四川、重慶、湖北、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等8個省市,全線按照西段(川渝鄂段)、東段(鄂豫贛皖浙閩段)分期核準建設。其中西段已于2023年9月正式開工,目前一階段已完成進度超70%。
川氣東送二線與川氣東送、西氣東輸管道系統、蘇皖管道等相連,聯通西南氣區、沿海LNG資源和中東部區域市場。全線貫通后,川氣東送管道系統年輸氣能力可達260億立方米,將有力保障四川盆地天然氣外輸通道暢通,助力解決中東部地區資源調峰需求,更好惠及沿線人民生活、促進沿線能源結構轉型、服務和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以來,國家管網集團加速推進油氣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投產中俄東線、西氣東輸四線吐魯番至哈密段、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等一批國家重點項目和儲氣設施,加速推進川氣東送二線、虎林至長春管道等戰略通道建設,“全國一張網”建設取得顯著成果。預計2025年還將建成管道超2000公里,新增一次管輸能力250億立方米,順利完成“十四五”規劃的1.65萬公里目標。
6月15至20日,以“綠色環保,安全出行”為主題的第11屆中國綠色輪胎安全周活動舉辦。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攜手朝陽輪胎、貴州輪胎、佳通輪胎等12家產業鏈領軍企業,通過“三維科普矩陣”創新模式,吸引超300...
當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已成為時代命題。6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能源產業生態論壇上,多位專家提出,對能源化工行業來說,在時代浪潮中迎接機遇與挑戰,以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打造未來...
在2025能源產業生態論壇上,《2025能源產業生態報告》發布。《報告》指出,當前我國能源結構已經實現由“一煤獨大”到多元協同的轉型突破,但行業整體仍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
?近日,第十八屆(2025)國際太陽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儲能及電池技術與裝備(上海)大會暨展覽會(以下簡稱“SNEC光伏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記者在展會上了解到,盡管目前光伏市場仍在底部徘徊...
6月19日,吉林省能源局發布《吉林省新型儲能項目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對本省行政區域內建設的全技術、全場景新型儲能項目實施規范管理,涵蓋規劃布局、備案要求、建設管理、并網驗收、調度運...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胡偉教授團隊在《材料基因工程前沿(英文)》上發布了其開發的一種融合人工智能(AI)大語言模型(LLMs)與第一性原理計算(FP)的智能框架MatAgent,為大語言模型與計算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