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一種正極、其制備方法及采用該正極的鋰電池”專利技術近日榮獲第十屆廣東專利獎銀獎。該技術將智能表計用鋰電池壽命從行業常規的10年基準躍升至20年,解決了物聯網終端供電的長效性難題。
隨著智能電表、水表、燃氣表等終端設備爆發式增長,行業對電源系統的壽命要求已普遍提升至10年以上。然而,傳統鋰電池因長期使用后電化學反應活性衰減、副反應加劇,導致性能衰退,更換電池會顯著增加社會基礎設施運維成本。
針對這一痛點,億緯鋰能研發團隊歷時多年攻關,研發出一種新型的正極反應催化劑技術。該技術聚焦長壽命智能表計用鋰電池,通過提升傳統正極反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及穩定性,顯著降低內部化學物質的反應活性衰減率,使電池在持續運行15年后電壓仍穩定在3.6伏以上,極端環境適應能力覆蓋-55℃至+85℃,室溫下年自放電率僅1%。其能量密度達到普通鋰離子電池的2倍以上,多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該技術已實現規模化量產,主要應用于鋰/亞硫酰氯電池產品線。
9月8日,岳陽隆興實業有限公司年產1000噸丁基鋰裝置現場,一輛裝載15噸20%濃度丁基鋰產品的槽罐車駛離裝車站臺,首次銷往千里之外的海南巴陵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近日,由微軟支持的Lumenisity研究團隊宣布,其研發的新型空芯光纖實現了有史以來最低的信號衰減水平。這一成果于9月1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光子學》(NaturePhotonics)上。
近日,浙江世倍爾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布其全球首套生物基1,5-戊二醇工藝在舟山基地試驗成功。該工藝采用全球首創一步加氫技術,裝置規模3000噸/年,產品純度超99.5%,色度小于5,水分含量小于0.1%。
?“過去回收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最頭疼的就是標簽撕不凈、油墨洗不掉、結構拆不開,不少再生料只能‘降級’使用,甚至無法回收再生。”在近日于寧波舉辦第八屆中國國際塑料循環展上,中國合成樹脂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