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7月15日,在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WCCE12)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APCChE2025)期間,中國化工學會與華為共同主辦“論道智能世界——華為智慧化工高峰論壇”,知名院士、行業組織、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分享行業智能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硅基革命”時代開啟,未來化工寫入“華為思考”
中國化工學會副秘書長胡杰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賦能化工創新”成為本屆大會貫穿始終的核心議題。人工智能技術不僅將大幅提升運營效率,更將系統性地重塑從實驗室研發到工廠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這也宣告著化學工業“硅基革命”時代的全面開啟。
華為化工建材軍團總裁李俊朋致辭并簡述華為在化工行業安全生產、設備運維、工藝流程優化、新產品開發等領域開展的大模型應用探索和建設成果。他認為,人工智能應用的確非常光鮮,但離不開在這背后下的大功夫:如全面的頂層規劃設計、適配的ICT基礎設施,以及數據治理、可持續的運營等,打好這些基礎保障對于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拓展至關重要。
人工智能行業落地應趨向理性和平實,華為高級副總裁、算力平臺先遣隊總指揮鄒志磊強調,化工行業場景復雜多樣,模型也是千變萬化,一個大模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對此,華為聚焦構建“解決方案、人才、生態”三大底座,通過“數據、知識、模型”三大工程,聯合伙伴打造以化工AI中間件為核心的三統一(統一架構、統一標準、統一數據格式)使能平臺,使能伙伴敏捷低成本開發場景化應用,加速化工行業智能化進程。
院士專家領銜,共探AI應用落地新路徑
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高金吉分享了人工自愈技術在保障高危流程工業安全可靠長周期運行方面的意義。他指出,智能化是模仿人的頭腦有意識思維,可讓機器更聰明;自愈化是模仿人無意識思維的自愈機制,能使設備自愈調控實現自主健康。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生產裝備進行監測診斷,提前預警,實施預知維修;而人工自愈則是在預警基礎上快準智能溯源診斷,查清故障原因和產生條件,進而實時精穩自愈調控,在運行中抑制和消除故障。這種裝備“自主健康”的自愈技術,將成為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智能流程制造向智能安健流程制造發展,實現本質安全化和無人化的新路徑。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孫麗麗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行業實現更高遠的目標,這需要基于煉化工廠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以數字工廠設計為源頭,充分利用工廠運行數據,將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與專家知識系統融合起來才能實現。通過數實融合,石化企業可以實現裝置和全廠的優化聯動,使得決策更快且資源配置更佳,更能應對復雜的環境,帶來更大價值。
國家流程制造智能調控創新中心副主任馮恩波從心理學無意識記憶出發,延伸到大模型的學習、泛化能力建設,闡述了破除大模型“黑箱難題”重點在于隱性知識的捕捉。他提出,下一代工業AI將是兼備“文科生“(生成式語言能力)和”理科生”(機理推演能力)能力的“超級博士生”,可以通過強化學習實現模型的自我進化調優,通過隱性知識的挖掘和積累讓大模型的應用結果更精確。
談及人工智能大模型與普通模型的區別,云天化集團APC+RTO項目經理李伯鈞指出,傳統RTO基于建立機理模型實現實時優化,需要許多復雜假設或者一些簡化模型做支撐,但生產是非線性過程,建立機理模型是很困難的。而基于人工智能的RTO則減弱了機理依賴程度,通過大量數據來挖掘一些隱藏規律。云天化依托華為預測大模型能力實現配煤優化應用,直接帶來超千萬元的經濟效益,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萬多噸,企業生產方式也實現了從依賴人工經驗向依靠數智化系統的躍遷。
聯合發布創新解決方案,構建行業生態圈
會上,華為與北京中智軟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博華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司南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西安圣瞳科技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頓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布了“基于AI大模型的智慧化工解決方案”,雙方將圍繞常減壓工藝優化、煤氣化RTO、APL交換機、橡膠質檢、設備預測性維護、智能巡檢、安全風險預警等業務場景攜手探索、聯合拓展,為行業智能化注入更多新生力量。
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三明作為華為合作伙伴代表帶來“基于工業AI大模型的化工安全智能體”主題分享。他表示,面對行業紛繁復雜的工藝裝置,化工企業安全管理需從“單點防御”轉向“系統性免疫”。安元科技與華為將圍繞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領域繼續開展合作實踐,攜手為化工企業建立裝置級、工廠級、公司級的全維度、多尺度動態安全風險診斷及預警體系,讓行業更安全、更智慧。
華為副總裁、油氣礦山軍團CEO韓碩在大會總結時表示,數智化應用為化工行業帶來了顯著的降本增效、節能減排、安全提升等價值。華為在數據采集、數據連接、數據平臺搭建、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領域具備獨特價值,通過與化工行業產學研用各個領域的深度合作,共同錨定更多場景,把已經成熟應用的經驗復制到更多化工企業,為化工行業帶來更大、更可觀的經濟與環保效益。
近日,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通過復核化工園區名單(第三批)及新認定化工園區名單(第二批)。 根據名單,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四會市精細化工工業園、韶關高新區甘棠化工園等3家園區符合復....
據“廣州南沙發布”消息,7月15日,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化工園在廣州市南沙區黃閣鎮開工。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化工園坐落于廣州市唯一正式掛牌的化工園區——小虎島化工園區。項目總投資27億元,建有甲類車間、....
目前,海南煉化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融入到實際工作中,深化開展領導干部到一線“當一天操作工”活動,讓管理層聽到了來自一線的真實聲音。 125名領導干部下班組 公司領導帶頭,12...
7月17日,新疆天業發布公告稱,公司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年產22.5萬噸高性能樹脂原料項目,由公司全資子公司新疆天業匯祥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設實施,該項目近日成功打通全流程,順利產出高...